——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综述(副题)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啸 龙成
最近几年,“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乡村工匠”为广西、贵州的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注入活力;浙江与四川开展“一县一园区、一园一主业”,推动“浙企入川、产业转移”阔步前行;福建持续深化“闽宁协作”,百余个村美业兴的“闽宁示范村”峥嵘初露……
(资料图)
“2021年以来,东西部协作省份和中央单位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使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帮扶工作不断深化、帮扶方式不断创新、帮扶效果不断显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7月27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在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上表示。
近两年来,东部地区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459.6亿元,东西部地区在产业协作、劳务协作和消费协作等领域成果丰硕;中央单位累计向592个定点帮扶县直接投入和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358.5亿元,在创新帮扶方式、激发内生动力、选派挂职干部等方面成效卓著。一场东西携手、央地连心的振兴画卷在华夏大地徐徐展开。
以产业发展为基
构建“造血式”帮扶机制
“我们立足北京市场需求和内蒙古资源优势,不断推进京蒙产业融合发展、互利共赢。”谈及近两年来的“京蒙协作”,北京市副市长高朋告诉记者。
近年来,北京市探索实践“北京市场+内蒙古资源、北京总部+内蒙古基地、北京科技+内蒙古产品”等协作方式,在科技转化、农牧业结构调整、营销服务等方面为内蒙古提供支持。目前,北京已帮扶建成科尔沁右翼中旗国家级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等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606个,推广260多项相关科技成果,年产农畜产品400余万吨。
“现在养的新品种(牛),肉质口感更好,订单越来越多,价格比之前要高出三成。”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养殖户吴苏道说。两年前,他开始养殖良种基地培育的新品种肉牛,并创建自己的品牌和网店,现在每头牛总收入比以前单纯的养殖收入增长了近50%。
目前,北京组织全市4300余家预算单位,每年预留30%份额采购支援合作地区农副产品,2021年以来,北京累计帮助销售内蒙古农畜产品360亿元。
“我们成立粤桂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合会,吸纳近3000家企业入会,为会员企业抱团发展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粤、桂、黔三省区乡村振兴部门还会同工商联、商务(投资促进)、国资等单位,指定专人对接企业,为‘入桂入黔’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保障。”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黎明说。
2022年以来,广东省接续开展“双百”行动,分别组织100家广东企业入桂、入黔,累计投资100亿元以上。目前,广东已有超2000家企业在广西、贵州投资兴业,实际到位投资1025亿元,建设产业园区211个。
“以前柑橘收回来后,农户要运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去分选,费时费力。去年在粤桂协作帮扶下,德保有了首条现代化柑橘分选包装线,可根据柑橘的糖度、大小等标准自动分选包装。”广西百色市德保县超越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贵仁君介绍。
深圳市坪山区挂职德保县委常委、副县长郭剑说:“通过东西部协作让企业降低分选成本,对柑橘有效分类,既能让广东的老百姓尝到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柑橘,粤桂两地又能形成产业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目前,东西部协作双方共建产业园区701个,其中农业产业园459个,东部地区两年新增引导4826家企业到西部投资、实际到位投资2471.7亿元;东部省份和中央单位加大产销对接和营销力度,累计采购和帮助销售中西部地区农副产品2597亿元。
以就业创业为重
实现两地劳务资源优化配置
“以前在县上打零工,前段时间村上说有江苏的工作岗位可以选择,我就报名了,想着来这边打工能多挣点钱。”来自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常湾村的脱贫户魏祖群,今年初通过参加“春风行动”苏陕协作招聘会,来到苏州工厂打工,现在月收入能达到5000多元。
目前,陕西全省共有4.6万名农村劳动力正得益于苏陕劳务协作实现就业。两年间,江苏省针对陕西不同地区、不同工种的独特定位,打造“”劳务品牌共建工程”,创新开展2023年度“创响江苏”春风行动,挖掘岗位资源、优化就业服务,打造出“山阳辅警”“宁姐月嫂”“商南技工”等劳务协作区域特色品牌,促进协作地区更多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截至6月底,苏陕协作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08家,实际投资额58.2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3367人。
8月1日傍晚,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龙岭村的恒安玩具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群女职工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结伴去2公里外的幼儿园接孩子放学。得益于“苏陕协作”在当地引入的帮扶车间,越来越多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现在一年工资收入有3万元左右,楼上生活、楼下就业,照顾老人孩子两不耽误。”在恒安玩具公司打工的龙岭村脱贫户赵雅娣说。
与此类似的还有“浙川劳务协作”。四川省通过推广“蓝鹰工程”,完善技能提升、稳岗拓岗等支持政策,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联合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322期,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61万人。浙江省温州市、台州市先后与四川省南充市统筹安排的4个对口地区达成帮扶协议,将147名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学生和农村困难学生送到温州市、台州市就读职业学校。
在东西部劳务协作的有力支撑下,四川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机制更加健全。浙江不仅搭建人岗供需对接平台,还提供“点对点”运输直达服务,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直播带岗”等活动。截至目前,浙江新增帮助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1万人、其中脱贫人口7800余人。
近两年来,东部省份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持续深化省际劳务协作,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超过900万人,今年已经达到915.7万人。
以人才培养为本
培育乡村振兴中坚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305家中央单位完成定点帮扶领导机构调整和挂职帮扶干部轮换,实现平稳过渡。”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村里每一个人都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后续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中央编办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朝阳镇补龙湾村第一书记冯立学,自两年前到村里后,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利用闲暇时间对村“两委”成员进行办公技能培训。在他的努力下,目前村党支部成员均参加了中央党校开设的网络学习课程。
“我们要提高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的能力和水平,帮助所在村培育后备力量,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冯立学说。
截至2022年底,29家中央单位派出的24名优秀干部担任内蒙古自治区驻村第一书记,累计引进帮扶项目127个、帮扶资金28.28亿元,持续帮扶定点旗县壮大特色产业。
同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立足行业特点,持续加大对定点帮扶县支持力度,不断创新帮扶方式。以金融单位为例,一些针对帮扶地区的创新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对定点帮扶县的信贷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工商银行围绕‘地方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金融优势,助力定点帮扶的四川省通江县、南江县、万源市和金阳县拓展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文武介绍。
据了解,中国工商银行选优配强帮扶干部,4县市挂职干部常年保持在20人左右,并且在4县市每年贷款投放均超10亿元,投入和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2.5亿元,重点支持南江黄羊、通江银耳、万源黑鸡等30多个产业帮扶项目,解决帮扶地区融资难题。
除此之外,中央企业发挥主业优势,在能源、电力、机械、通信、建筑、交通、物流等领域也都落地了一批帮扶项目。
截至目前,东西部协作双方互派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2.6万人,完成协议数的172%;中央单位向定点帮扶县选派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1441人,2021年、2022年度协作协议和帮扶计划全面完成。
标签: